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看在上个月苍十万更了十四万的分儿上,这个月就别催更了。 让我缓缓!保持一天四千可好? 知道你们急,我看着也急!! 还有就是,明天可能...... 唉! —————————— 堂堂大宋宰相,虽说是贬到涯州来的,但是特么也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啊! 富弼确实为人忠厚,可是连个接船的人都没有,有点说不过去。 富相公涨红着脸又等了半天,连个穿官袍的都没看见,倒是有几个衙门里的差役从身边走来走去。 可显然也不是来接富相公的,而是在码头维持秩序的。 得.... 看来是没戏了。 富弼心说,吴春卿不来接他,那他就自己去呗,倒要看看,吴老头儿见了他是怎样的说辞! 逮过一个衙差,富弼还算客气,“敢问差官,府衙怎么走?” 差役正忙着,不过见问路的老人家面相不俗,不是读书人,就是大贵之家出身,且问的是府衙,也不敢怠慢。 恭敬回道:“进城沿主街一直走到头,即是府衙所在。” “不过,老伯赶的不巧,今日府衙那边应该是没什么人。” “若是报案,或者找人,怕是要落空了。” “嗯?”富弼眉头一皱,心说,这么大个城池府衙居然没什么人?? 登时责任感就往上涌,暗责一声:吴春卿到底是怎么干事的!? 立马板起脸色,“吴育现在何处?” 衙差一怔,更加确信这位爷来头不小,竟可直呼吴相公的名讳。 “吴相公此时正在码头东面。” 好吧,一听吴育也在码头,还特么不来接人,富弼更是恼火,不等衙差说完,调身就走,摸准方向,朝东面行去。 ...... —————————— 还好,码头虽然人多,可是吴育所在并不难找。 因为,前面码头已经被官兵给围起来了,一看就知道吴相公在此。 富弼先是远远看着,冷哼一声,吴老头儿架子还挺大,见带着官兵维持秩序之人他也认识,便背起双手,四平八稳的行了过去。 “咳咳!!”到了近前,清咳两声。“吴育何在?” 领头那人正在指挥官兵别让百姓靠近东码头,本就焦头烂额,耳边突兀的一声,令其更是烦躁。 “吴相公忙着呢,没空搭....” 话只说了一半儿,就见富相公一脸严肃的站在他跟前。 “哎呦喂,您老来了啊!” 范纯礼一声怪叫,转的那叫一个快。 “您瞅瞅这事儿弄的,还说一会儿这边完了,就派船去外海接您呢。” 富弼脸色一黑,心中吐槽,你们还知道老夫要来啊! 嘴上也不忘揶揄,“臭小子,越来越没规矩,回头告与汝父,看范公如何收拾你!” “嘿嘿...”范纯礼贱贱的笑着。“富相公哪是那种人呢?从小到大,就您老最善,最疼咱了。” 富弼闻之也是笑了起了。 许是自己太过刻板,就偏爱那些活泼的孩子,这批小辈之中,富弼最喜欢的还真就是范纯礼。 笑骂一声,“端是贫嘴。” 随之又转入正题,“吴育人呢?你们这是....” “哦....”范纯礼这才想起还没通知吴相公,富相公到了。 “吴相公在那边正忙,您....” 话没说完,却是跑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人没到,脆生生的声音却是先到了。 “三哥快来,要开始了!” 好像根本没主意到范纯礼身边的富弼,玉手一探,很自然的拉起范纯礼就走,根本不顾什么男女有别。 范老三促不及防,只得顺着少女的劲头儿往前走。 “秀秀,你慢点。” 又觉怠慢了富弼,回头招呼,“您老随我来。” 玩味的看着二人,富弼心说,这应该就是贾子明的女儿贾秀秀了吧? 看着二人如胶似漆,竟生出一股恶趣味来.... 这要是传回京城.... 估计范老爷和贾相爷,有得吵喽。 ...... 也不觉不妥,迈步跟着二人朝里走。 虽然刚到,可是所见所闻让富弼也看出来了,涯州遍地黎侬,民风开放,与中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没走多远,就见一大群人围在一处,尽是熟人。 有老贾家里的六公子,有观澜民学的一众面孔,还有治河功臣沈存中。 当然......还有吴育。 此时,吴春卿正撅在一张桌案之前,一门心思的盯着面前的一个怪东西。 不等,范纯礼开口,富弼己因怠慢之气而清咳两声,只等吴育回头,看看这老货是何表情。 可是... 富相公又被无视了。 吴育根本没听见,还盯着民学的年青人们摆弄着桌上的东西。 富弼这个臊啊,连范纯礼都看不下了,凑到吴育身边,“吴相公...富相公到了。” “嗯....” 嗯....??富弼心说,什么叫“嗯”!? 范纯礼又道:“已经上岸了.....” “先送富相公回宅歇息....” “......” “就在您身后呢。” “哦??”吴育终于回魂儿了,回头一看,真是富弼。 结果蹦出一句:“且先等会儿,忙着呢。” “......” “......” 富弼这个气啊,心说,吴春卿啊,吴春卿,越活越回去了! 他哪里知道,吴育现在别说是接富弼了,如若把富弼扔海里眼前这物件就能成功,吴老头儿会毫不犹豫的一脚把富彦国踹下海。 因为,正如唐奕所说,眼前的这个东西,不但倾注了观澜民学相当一部分人的十几年心血。而且真的是能改变时代的好东西。 它叫.... 有线电报!! ...... ———————— 没错。 就是这么个说难不难,说简单,却也难之又难的东西!! 有唐奕的理论基础,有线电报就不难,无外乎,电能、铜线、电磁感应器,三样儿东西就能造出有线电报。 但是,就是这看似最简单的三样东西,整整难了民学的人十几年的时间。 电能。 好说,后世的人几乎都知道,切割磁力线可以产生电子流动。 可是,要说明白这个道理,要搞懂正负极,甚至直流还是交流,就浪费了唐奕相当长的时间。 铜线。 也好说,大宋解放了金属货币,发行纸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铜金属的稀有程度。 而用铜来拉丝制线,自古就有,且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大规模的制造也非难事。 但是,绝缘又成了问题。在橡胶没有应用之前,根本没有适合应用的绝缘外皮。 其实橡胶也不行,因为其特性不耐高温,且易老化,但是作为导线的基本要求还是够了。民学的人只能是先用着,以后再继续寻找替代品。 还有就是电磁感应器。 名字听起来高大尚,其实就是最最基本的电阻继电器。 在后世,只要是见过实物,有资源,连初中生都成造出有线电台,而且是声波接收的那种“高级货”。 但是,这里是大宋。 唐奕懂原理,但也不是专业。他把基础教下去,之后的事就只能靠民学的人自己一点点去摸索,去创造。 唐奕只是一个“1”,后面一直到“10”都是民学的孩子们没日没夜的一点一点累积出来的。 ...... ———————— 此时此刻,摆在吴育面前的,就是一个最最简陋、最最低级的“接收机”。而一根五里长,裹着橡胶外皮的铜线,则是连接着大海深处的野猪岛。 在那里,同样是最简陋、最低级的一台单点、单向发报机正在待命。 几个观澜民学出身的年青人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阳光地里的日晷,只等约定的时辰一到.... “可以了...开机....” “发报!!” 当阴影正好指向申时之时,韩久久娇躯一振,下令开机。 滴... 滴滴滴... 十一世纪,人类的第一道电波向大海对面的涯州城,传播开去!! 电报很简单... 只有四个字: 涯州....你好。 ...... ———————— “来了!!!” 海对面的吴育,看见接收机上的划针剧烈的晃动起来,忍不住失态大叫。 “快!!快!!” “快记录!!” 不用吴相公提醒,沈括已经等不及的按照划针在纸面上划下的轨迹奋笔疾书,记录下每一个细节。 “点....划...划...点。” 整个人专注至极!! ...... 旁边的富弼都看傻了,这帮人疯了不成? 一时之间也忘了与吴育计较,靠到其身旁。 “这是做甚??” “别添乱!!”吴老头一点都不客气。 现在哪有心思管富弼?接收机确实动了,可是在沈括没有彻底破译之前,谁也拿不准那律动的划针之下到底是乱码,还是野猪岛上的人为发报。 “且等存中的结果。” 富弼不说话了,心里却打定主意,要和吴育绝交! 另一边。 划针终于停了下来,沈括又把记录下来的简单“点划”,按顺序,几个一组,翻译成数字。 数字又是四数一组......记录下来,随后便开始翻找身边的《广韵》。 富弼好奇又撇了一眼,鼓捣到现在,只剩四组,十六个数字... 而吴育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儿,抢前两步: “是什么??” 沈括缓缓抬头,全身都在颤抖。 “涯州!!!你、好!” “当真?” 吴育亦是激动莫名。 “真的是...涯州你好??” “千真万确!!”沈括大吼。“我们成功了!!” “好!!好!!好!!” 吴育握着拳头,重挥三下连叫三好。 “快!!速将喜讯报知京师!!” “让唐子浩出钱,老夫这回要扯一条从涯州到琼州的线路,看看两百里外能不能有此效果。” 富弼在一旁,不但听的呆呆傻傻,看也看傻了。 看着沈括手里那四个字,老相公脑袋里冒出一堆问号。 “这...这是何物??” 特么大铁盒子会说话了? 吴育心情大好,终于有工夫搭理搭理富相公了。 一脸得瑟,指着桌上之物道:“此为‘电报’,神奇无比!” “电报?”富弼不懂。“何为电报?” 只见吴育一脸的嫌弃,“电就是电,报就是报!!什么叫何为电报?” “电??什么是电?天雷闪电??” “对!!”吴育点头。“就是闪电!不过...” “电报所用之闪电乃人力所及,非是天赠。” 人力都能造出闪电了?富相公一脸的发懵。 只闻吴育继续道:“不是这铁盒会说话。” “而是.....” 神密一笑,凑到富弼耳边,“知道这声‘涯州你好’是从哪里来的吗?” “哪里?” “那里!!”吴育一指海面,远处隐约可见的里猪岛。“从数里之外,由同样这么一个铁盒子而来!” “啊!?真的假的?” 富相公此时就如同一个好奇宝宝,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 这也太荒诞了吧?? 在这个出门靠走,治安靠狗,通信靠吼的时代,纵使富相公满腹经纶,也无法理解吴育口中那玄之又玄的东西。 不过,等富弼终于听明白,电报到底是何物之后。他也震惊了。 千里传讯,瞬息而至!! 这是只有神怪故事里才有仙法,居然被大宋弄出来了。 老相公简直无法想象,民学的年青人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涯州你好.... 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四个字,却重于万斤,绝对不辜负改变天下这个名头。 很简单的道理,且不说这千里传讯在别处会是何应用。 单单是国防政务,联通诸州,就已经足够改变大宋的很多东西。 打个比方。 如果早有电报,那么... 军事的指挥周期将变得无限短,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王安石那份假旨刚出京,唐奕就可通过电报知晓一切,他可以从容的一路北上。 如果早有电报,大辽资助五国部的情报一经得到,大宋就可以急电辽河口加以防范,可能阎王营的悲剧就不会发生。 如果早有电报,狄汉臣可以就坐在开封的枢密院里指挥燕云之战,甚至南疆军务亦可由他一人掌控。 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之中,把通讯周期从几天,十几天,甚至几个月,缩短到一瞬间......这种优势将是颠覆性的!! 包括大宋政务,各州各府有何急务,一封电报,马上朝廷就能作出反应。 那是什么效果? 富相公终于明白吴育为什么撇下他了.... ...... ”涯州...你好!!“ 这四字之重,确实比他富弼要重得多得多。 ...... ,
页面连接:http://www.xinsanreqi.com/news_0_spost/yyrryyyy.html

黄桃书屋 泡泡中文网 风语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第一版主小说网爱去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