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小说里的段落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水不水,也不是只看当下有没有用,对过去有没有用,它也可能对以后很有用。 在欧洲磨叽了这么久,疯子终于要干正事儿了,要开始从大宋内部解决问题了。 那你们总得让苍山说明白,大宋内部到底是什么问题,文官集团到底是怎么制约皇权的吧? 讲道理嘛..... 看书是这样的,有些高端书友不用我写就懂了,可是多数人对宋代的共治其实是没什么概念的。 (不知不觉,我又水了好几十字!) (你们拿我有招!?) —————————————— 俗话说的好,最了解你的人,永远是你的敌人! 如果这是一句真理,顺着它来说的话,那最了解唐奕,或者说把唐奕研究的最透彻的人,应该就是魏国公和韩瘸子这些人了。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文扒皮、赵祯等人,这十几年间,一次又一次在唐奕的惊艳表现之下受益,而魏国公则是一次又一次在唐奕的疯狗乱咬之下受伤......就算魏国公是傻子,也得琢磨琢磨凭什么吧? 这个疯子为什么就能凭着毫无章法,毫无逻辑可言的疯本事就能横扫一切呢? 不光是他魏国公,包括韩琦,以前的贾子明,没落的汝南王府,吴奎等一众属臣,还有大辽皇帝耶律洪基、“前”占婆王、“前”交趾王等等。 唐子浩就像得神明庇佑一般,无往不利,无所不能,一次,一次,又一次的把对手踩在脚下,魏国公又不是老糊涂,总要自问一句: 为什么? 于是乎,在得了火炮,却在哪儿也找不着雷火,只能守着一堆大铁疙瘩独享又一次挫败之后,魏国公开始思考唐奕,开始研究唐奕。 .... ———————— 首先,唐疯子能在大宋横着走,凭的是圣心独宠。 是赵祯、范仲淹,包括文彦博等重臣,近乎无限度的纵容,否则,他就算能点石成金、呼风唤雨,要是没有这么多人宠着,那也是不知道死多少个来回了。 当然,魏国公不会用一个圣心独宠去定义唐疯子。 而且,他很清醒的知道,唐子浩之所以圣心独宠,那是因为他有真本事,有掩藏在疯狂之下的大智慧。 那么问题来了,唐奕到底是有什么真本事呢?他是凭什么得到恩宠,凭什么击败从权贵到重臣,再到一个又一个番邦帝王的呢? ...... 以魏国公的资源和认知,他当然不知道唐奕是从一千年后开着挂过来的,当然也不知道这货脑袋里装的东西跟这个时代根本就不一样。 从他可以得到的信息上分析,他只能找出三点: 第一,观澜书院。 这个庞然大物是大宋的文教中心,是所有学儒文官要顶礼膜拜的圣地。 那里面住着范仲淹、王德用、孙复、尹洙,几乎大宋所有在世的名儒、老臣,还有英雄; 那里面埋着杜衍和柳七公; 那里还是赵祯这位皇帝的行在; 那里培养出来的儒生几乎占了大宋科场的半壁江山。 这样一个怪物虽然从来没有在明面上给与唐疯子任何帮助,可是谁不知道观澜书院是唐子浩一手建立起来的?谁不知道他是所有观澜儒生行谢师大礼的恩人? 只此一点,唐疯子至少在整个文坛,外加半个官场,就能永立不败之地。 ...... 第二,观澜商合。 如今的大宋,观澜商合已经算是锋芒毕露。魏国公也终于知道了这个看似给唐奕拉拢了将门,给他带来财富的商业巨擎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以商入政,这是前人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可是这个疯子居然办到了。华联仓储几乎控制着大宋一半以上的民生百货,观澜运力则是把大宋十成十的航运握在了手中。 更不可思议的是,观澜商合居然拿到了大宋钱币发行的权力。 这个近乎可怕的组织就像是悬在所有北方士族头上的鬼头刀,动一动就一定有人掉脑袋。 ...... 第三,民学。 这也是魏国公先于所有人认识到的一个可怕之处。 民学,这个看似“大逆不道”,看似毫不起眼的小东西,却在唐疯子几乎所有的方面默默地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观澜书院里,民学的学生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是上院儒生的老师。 唐奕不在京中,则是由民学的两个叫胡林、马阳的童生教谕代替唐奕给儒生们上财税课、战略课,那是在唐奕身边熏陶了十年之下的铁杆。 而观澜商合之中,从统筹数百家华联分铺的管事,到支配大宋应该印多少纸钞的高级账房,都是从民学里出来的神人。 这些人虽然无官无职,可是手里的权力却是比绝大多数官员还大,掌管的力量更是让人无法想象。 还有,远洋海外,带回玉米、番薯的海员是民学一手教出来的。 当初把汝南王府打入深渊,变成一窝瘸子的根源,更是民学的孩子用半天时间查了三司十年的账簿才引出的祸根。 而现在,魏国公手里的那堆有炮无药的废铁,也是民学的人在海南的一个叫野猪岛的小岛上鼓捣出来的。 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民学,才是唐奕最厉害的一大杀器! ...... ———————————— 观澜书院、观澜商合,还有观澜民学,能看清这三点,说明魏国公也算是个人物,最起码对付唐子浩,他知道从哪里下手了。 不过,他首先想到的不是破坏,而是学习。 事实上,他就算想破坏也破坏不了,你就说他能动哪一个吧? 观澜书院? 呵呵,先别说赵祯、范仲淹、王德用这些人他惹不惹得起,他要是敢对观澜书院下手,整个大宋的文士儒生都不能放过他。 以观澜书院的仇恨值和威望,别说现在是赵祯当权,就算有朝一日他把赵祯弄下去,由他来执掌天下大权,他都不一定敢动观澜书院。 那想办法把观澜商合搅合黄了? 更是扯淡!观澜商合不来动他就不错了。 远的不说,在他的老家西北,那是华联铺布署最薄弱的地方。可是华联的可怕依然不容小觑,分分钟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破坏就别想了,学习、模仿才是第一出路。用唐疯子的手段打败唐疯子,那才是唯一可行。 那么问题又来了,学什么啊? 学观澜书院? 他没有范仲淹这批名儒重臣给他摇旗呐喊,况且观澜的名声那是实打实经过科举闯出来的,天下间不可能再有第二家书院能达到观澜的高度。 学商合? 魏国公自认没有唐奕赚钱的本事,更没有他在商业上那么多疯狂的想法。 算来算去,只有一个民学尚有可为。 这东西又花不了多少钱,况且民学所教授的东西并不是什么秘密,只不过在当下不被认可罢了。 唐奕教什么,我就教什么呗,教材都可以从观澜民学里弄出来,那还有什么难的? 所以,魏国公先所有人一步,在西北“悄悄的”办起了观澜民学之外大宋的第一家民学。 老货的想法很正确,一切照着观澜民学来。 就算培养不出能查三司账目的牛叉账房,那我培养点给我魏国公府管理财务的人才总行吧? 就算培养不出能管观澜商合财权的大管事,那我放两个在身边防着观澜商合来坑我也可以吧? 就算造不出火炮,那造点雷火也行...... 于是,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西北反动民学”正式开门迎客。 ...... —————————— 西北办民学的事情,在唐奕远征罗马走后不久就发生了。大约一年之后,也就是涯州玉米丰收的消息传回京师的时候,才被赵祯察觉。 其实,做为官家在宋内唯一需要提防的人物,赵祯怎么可能不盯着他,魏国公这个事情做下了一年才被发现,已经算是晚的了。 结果......也多亏了发现的晚,或者说叫来的早不如来的巧。 要是提前发现,这事可能还没什么,毕竟大家对民学都不重视,你爱办不办,与朝廷何干? 可惜,也活该魏国公倒霉,正赶上贾相爷拿着涯州丰收的玉米、番薯专程跑到京城来显摆。 于是,魏老国公....悲剧了,让贾相爷撞个正着。 以贾相爷的德行,那还能放过魏国公? 这老货不但一肚子坏水儿,不但深深地知道民学的重要性,而且他最恨的人就是魏国公和韩瘸子!! 当初他老贾虎落平阳是谁踩的最狠?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既然遇上了,那就来一刀吧! ...... ———————————— 经过是这样的: 赵祯得知魏国公在西北开办民学,确实没当回事儿,但是心里还是有点拿不准,毕竟这两年魏国公很是老实,一直没起什么幺蛾子,突然学唐子浩弄什么民学...... 为保险起见,把富弼和文彦博叫到福宁殿来,议上一议。 结果...... 富弼的看法是,有教无类。魏国公能办民学,不管怎么说对西北百姓都是有益无害的,没什么大不了。 而文彦博则是从朝局的角度考虑问题,现在大宋国内一片大好,可也尚需时日缓口气,四边虽无战事,但也是警钟高悬,这个时候没必要因为一个民学去撩拨魏国公。 他既然挺老实,那就让他老实下去岂不更好? ...... 有这两位肱骨重臣表态,赵祯放心不少,提笔就在西北民学的密奏上面作了批注——留中待办。 什么叫留中待办? 就是,先放着,以后再说。 可能会处理,但是更多的,可能是不处理。 反正就是一个没有漏洞的废话,你怎么理解都行。 ...... 办完了正事儿,赵祯也不能马上就赶文扒皮和富弼出去,把密奏放到一边,揉了揉眉心,有一句没一句的道: “那小子......来信了吗?” —————————— 友情提示:大招还有十分钟冷却时间....
页面连接:http://www.xinsanreqi.com/news_0_spost/yyrrtrho.html

黄桃书屋 泡泡中文网 风语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宝书网宝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