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与汝南王府只一街之隔的魏国公别院。 与那一家子的焦躁起浮不同,外面的蝉鸣暑热、烈阳当空,皆被挡在凉阁之外。内里微风送爽,肃穆无声。 韩琦与魏老国公依古法席地而坐,交床上风炉炭锤、火筯鍑碾、水方熟盂、盐台越碗......茶圣陆羽所说的饮茶二十四器,可谓是一应倶全。 二人熬水、煎茶说不出的惬意。 此时,韩稚圭银壶高吊,滚水直落于碗中,待茶汤与碗口不足半指厚,洒然一收。不但滴水未盈,且泡沫翻腾,正好与碗口齐平。放下银壶,取茶匙慢动,只几下便提手不动。 露出满意的笑意,“国公,请!” 魏国公并不作答,欠着身子,连眼都不眨一下,心神都在飞卷的茶汤之上。 嘴上情不自禁地高喝一声: “现!” 随着魏国公的一声大喝,茶汤似懂人言一般,翻滚的水花为之一变,只见雪白的茶沫间隐有红色的茶汤翻出,逐渐拉长,盘旋,有若红龙出云,煞是好看。 “好!”魏国公激动再叫。 “每每观稚圭的‘云龙汤’都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抬头看向韩琦,眼中尽是赞赏之色。 “论茶技,稚圭可为当世第一!” 韩琦扬起嘴角,淡然一笑,别说,还真有点大宋第一高富帅的风范,就是...... 就是那条瘸腿直挺挺的伸在那里,有点碍眼。 “国公谬赞,茶之技艺琦所好也,奇淫巧计不足为赞。” “这个当世第一嘛...” “更是担不起的,最多只能算是第二。” “哦?还有人比相公更善茶技?” 韩琦一挑眉头,玩味笑道:“国公当真不知?” 魏国公一怔,随之冷哼:“提他做甚!?不识实务之小人也!” 韩琦闻声轻轻摇头,“若不论它事,单说饮茶之技,贾子明还是值得称道的。” “唉,只是无缘见识他那双龙出戏珠之技了。” 魏国公心不在焉道:“怎么?相公与贾子明没斗过茶?” “没有。”韩琦遗憾摇头。“从前他高我低,没那个资格。现在有资格了,却是道不同不相与交了。” “不提那匹夫!”魏国公心有不悦,自然不想再提贾昌朝。 伸手端起茶碗,意欲细品,可是送到嘴边,却是顿在那里,怎么也不能入口。 碰,干脆把茶碗往交床上一摔,弄的水花四溅。 “老夫就想不明白,那个贾老匹夫图的是什么?” 好吧,说是不提,可是还是提了。 “稚圭你说,这老东西就算倒向官家,就算官家也呈他的情,可依官家现在的心意,最多也就是外放出京。” 韩琦道:“这对贾子明来说,足够了。” “可是稚圭别忘了,那一家子会让他安稳出京?” “这就是一条不归路,他会不知!?” “既然知道,又为何宁可送死,也要反水!?” ...... 韩琦低头轻笑,缓缓端起茶碗。 “国公还是不了解贾子明,这正是贾相的骄傲所在!” 抿了一口茶汤,悠悠言道:“贾子明现在不是倒向官家,更不会不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 “他......只是想走这条不归路了。” “至于通济渠案,只能说国公倒霉,撞上了,仅此而已。” “嗯?”魏国公皱着眉头。“什么意思?” 韩琦的声音依旧不紧不慢,“在相位苦守十年,受尽群臣冷落、人情嘲弄,这对贾子明来说,生不如死。” “他是个体面人,只是想要一个体面的结局罢了!” “你是说?”魏国公一脸不敢相信。“你是说,他在求死?” “对!”韩琦神情笃定。“赵允让与贾子明有知遇大恩,以他的性子,是不会背叛老王爷的。” “可是,他又不想青史之中留下一个乱臣贼子的恶名,遗毒子孙。” “所以,只能选这条不归路,来换一个清白。” “......” 魏国公一阵默然,“这么说来,这个贾子明倒也是个人物!” “可惜,赵允让一世英明,却生了一窝不成气的儿子,贾昌朝摊上他们......” “屈才了。” 韩琦点了点头,“如今的形势,国公再咬着贾子明不放已经没有意义了。一个一心求死的人,什么都不会怕。” “那依稚圭的意思,通济渠案当如何破解?” “无法破解!”韩琦肃然道。“老国公还是做最坏的打算吧,或者直接放弃通济渠的进项。” “放弃!?” 魏国公一阵心烦,韩琦是不知道通济渠上到底有多大的油水啊! 说起来,那个唐疯真是个搂钱的活财神,修通济渠耗资近千万贯,所有人都觉得他这是充大头,有钱没地方花了。 可是,才掌握涌济渠两年,魏国公就知道这个唐疯子到底有多厉害了。 两年,两年他从中渔利不下五百万贯。 五百万贯?能让他疏通多少关节,笼络多少人脉?现在让他放弃?换了谁也不舍得啊。 “就没别的办法了?” “没有!” “......” 魏国公又是沉默良久,脸色数变,最后狠一咬牙: “好,不要了!” 魏国公可不是那一家子二百五,知道什么时候钱很重要,什么时候钱很不重要。 “可是,没了通济渠,此次黄河水患,咱们总不能干看着吧?” 好吧,钱什么时候都很重要,没了通济渠,魏国公得赶紧从别的地方找补回来点。 韩琦略一沉吟: “粮米之事,可行。这借贷嘛......国公最好不要碰。” “为何?” “观澜运力不在,则灾地粮价必然难平。” “可青苗之法施行在即,借贷之务也必然难兴。” “稚圭就这么笃定,青苗之法一定能实施?” 韩琦苦笑,“国公别忘了,咱们确实能用罢役来威逼官家。可是,国公难道不知道为什么用罢役吗?” “还不是在京师占不到便宜,才不得以把事情搞到了京外?” “说到底,石家反戈使得官家在朝堂之上有了绝对的话语权,他要施什么法,咱们是拦不住的。” “这......” 魏国公茫然点头,这是事实,他也是束手无策。 说白了,赵祯当了几十年的皇帝,这点手腕却还是有的。 别看观澜系在朝中势微,可是有一个细节,也是最近石家倒戈之后,众人才看出来的。 那就是,政事堂和疏密院这两个最机要的衙门口儿,赵祯从来都没放弃过。哪怕把三司财权放到韩琦手里,台谏只剩下包拯、唐介和王拱辰,赵祯都不肯在政事堂和疏密院失了实权。 只要文彦博不倒,旨意就能发的下去,枢密院军队的指挥权就在,而石家则是驻军权这最后一环。 现在的情形就是,纵使朝臣闹的再凶也是于事无补了。赵祯要是想硬来,谁也拦不住。 “那就只能在米粮上做点文章了?” 魏国公有点不甘心,米粮虽然暴利,可是放贷才是长远之计。只要有贷就代表有地,这是对河北、京东诸路的一种渗透。 现在北方豪族掌握在汝南王府,虽是同盟,可却是各怀鬼胎。 要是他能渗透到北方各州,以他的手段,再加上那一家的不争气,魏国公有自信可以取而代之,进而把西北和东北两股势力拧成一股,发挥更大的效用。 韩琦自然知道魏国公心里打的什么主意,宽慰道:“国公不必急于一时,贾子明一走,那一家翻不出什么浪来,只能倚仗老国公您。到时若想取而代之,手段多的是。” “至于国公担心粮米利薄,不够支用......” 韩琦顿了一下,故意卖了个关子。 “青苗之法确实有碍民贷,可是,水患上不得利,却不代表别处不能得利。” “稚圭的意思是?” 韩琦大笑,“官家可以强行发令,却不可强行施政。国公也别忘了,施政的人又是谁呢?可不是官家想怎么施就施的。” “王介甫的那个青苗法却有其妙,可是也是漏洞百出,不足为虑!” 说到这里,韩琦笑意更浓,“琦倒是很期待那个青苗法早点下发各州,看看能出多大的乱子!” ...... 正当此时,府中管家来到阁前。 “启禀家主!” 魏国公眉头一皱,颇为不悦,“不是早有吩咐,老夫与韩相叙话,不要打扰?” 管家一窘,“小人冒失了,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街上风言四起,小人觉得,还是速来禀告家主更妥帖些。” “街上的风言?”魏国公来了兴致,咧嘴一笑。“那倒要听听,什么风言非得此时禀报老夫才算妥帖?” “街上都在传,癫王唐奕回京了。” “谁回京了?”魏国公以为自己听错了。 “癫王,唐奕......” “唐......唐疯子?” 不知为何,魏国公脑中突然浮现出一行大字: “贪老子一文钱,老子弄死你!” “我弄死你......” 弄死你...... 死你...... 而韩琦则是眼中杀机一闪而过,随后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沉吟道:“他怎么回来了?而且还是这个时候回来?” “国公!”肃然看向魏国公。“机会来了!” “他不应该这个时候回来!” ...... —————————— 大内,福宁殿。 唐奕回京的消息也传到了宫中。 赵祯病了,准确地说,从过了年之后就染了风寒,一直没好。 虽然不是大病,可是赵祯从小体弱,加上国事冗繁,还不到五十岁,却已经略显老态,一个小病小半年也不见痊愈。 入夏之后,虽然日见好转,可是身体依旧乏得很。 午间一觉,睡了一个半时辰方醒。刚披上衣袍还没下床,就见新任的内侍大临李孝光小跑着进来,“给陛下贺喜啦!” 赵祯摇头一笑,嗔怪地瞪了李孝光一眼。 这个李孝光是李秉臣的干儿子,赵祯这次是用人唯亲,看在老李大官的情份上才把他安排在身边。可是这个小李比老李却是差远了,就是这个性子就一直稳不住。 “何喜之有?说来听听。” 李孝光大乐,上前伺候赵祯穿靴,“癫王殿下回京了!” 赵祯正要支着身子站起来,闻声一顿,“谁回京了?” “癫王!唐公子!回京啦。” “大郎回来了?”赵祯猛的瞪圆双目,也不管皇袍的前襟还没掖,玉带还没扎,急急地就要往前殿奔。 “快,快传!” 李孝光急忙上前搀扶,“哎呦喂,圣人慢着点儿!癫王这会儿还在回山呢,您别急啊。” “还在回山?”赵祯缓缓地停了下来。 “他先去见范卿了?” 李孝光一滞,笑脸立时僵住,支吾道:“陛下忘了,汴河船多,得在回山等河监排号才能进京的。” “哦。”赵祯心思根本不在这儿,也没听出李孝光的异样。 “也对......” ...... “不对!” “也对”的话音还没落,赵祯就猛的眼神一厉,弄出个“不对”,把李孝光都弄糊涂了,到底对还是不对啊? 只闻赵祯厉声道:“这个胆大包天的小子,末得旨意,他怎么就回来了!?” “他不该回来!” “更不该这个时候回来!” “传朕旨意,癫王速速出京,不得有误!” “陛下!”李孝光不去传旨,却是苦声一唤。 “癫王可是从万里之外的涯州回来的......” “大胆!”赵祯冷冽大喝。“你这个内官敢妄言政务,该当何罪!?” “陛下!”李孝光立时拜倒。 “这不是政务啊......” “大胆,大胆,大胆!!” 赵祯几近咆哮。 “陛下......” “......” 赵祯只觉天旋地转险些栽倒,扶着门沿暂缓数息才缓了过来,理性也随之归体,不由怔住。 朕这是怎么了? 抬眼见李孝光还躬身大礼不起,不由心中一阵烦闷,抛下李孝光独自前行。 “起来吧!” 李孝光大喜,“谢陛下不罪之恩!” “你啊!”赵祯一边走,一边叹。“平时少和殿前司的军汉厮混,多和你家大人学学。” “奴婢谨记!” “去宫门前迎迎吧....” “那小子要是来了,直接带来见朕。” “奴婢领旨!” ...... —————— 李孝光这一去,直到了天近黄昏也未回转。 赵祯整个下午就在福宁殿上批阅奏章,可是终是心神不宁。 天色渐暗,也未等到唐奕进宫,放下奏折,看向外面的天色,喃喃道: “宫门就要落锁了吧......”
页面连接:http://www.xinsanreqi.com/news_0_spost/yyrrnypt.html

黄桃书屋 泡泡中文网 风语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吉林省柏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麒麟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