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唐奕就这么无耻的回家了。 那一夜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儿,外人自然不得而知,可是第二天看唐奕脸色就不难猜出,这三妻并娶,并非什么好事儿。这一夜定是被三个娘子折腾的不轻,眼圈都是黑的。 可惜曹老二可一点不同情这货,依他昨天那个贱样儿,就活该他遭罪。 况且,昨天说石家兄弟和那两万禁军的事儿,还等着他拿主意呢。 你不是能吗?不是说有招吗?那看你的吧。 ...... ———————————————— “他妈的这个买卖做亏了!” 此时,咱们的癫王殿下正背着手站在海滩上。嘴里不干不净骂骂咧咧。 对面的石全海、石全安不敢明着顶撞,可是心里却在暗暗发咒。 “有本事你放我们回京啊!”他们巴不得唐疯子放他们走呢。 在他们身后,两万禁军一左一右分成了两个万人队。 一面倒还看得过去,皆是青壮兵士,就算蔫头耷脑,一点精神都没有,可是好好训练一番也能一用。 可另一面就不咋地了。全是满脸褶子的爷爷兵。 有的连头发都白了,腰都快直不起来了,手里的大枪杵在那当拐杖使。都说禁军弱,这样的兵怎么可能打仗? “他娘的,官家打的一手好算盘啊!” “发来五万的编制,结果就一万能用,剩下四万还得咱自己补齐。” 曹老二在身旁一撇嘴,“你可以不补嘛,下面什么情况官家心里明镜似的,补了奇怪了。” “那哪儿成!”唐奕眼睛一立。“老子治下的军队要是也有空额,传出去还不够丢人的。” 朝石家兄弟一招手,“过来!” 两人溜溜地靠了过来,“殿下有何吩咐?” 唐奕拧着眉头,“都是明白人,给我交个实底儿,到你们手里的实饷有多少?” “呃...”两人对视一眼,支吾了起来。 唐疯子怎么还问起这个来了? 吃空饷这个事人人皆知,但是不能拿到台面儿上来说,这也太直接了。 二人直犯嘀咕,唐疯子到底什么意思?是想分一杯羹,还是要抓石家的把柄啊? “别跟个娘们儿似的。”唐奕极为不屑的出声儿,一搭眼就猜到这两兄弟心里想什么呢。 “第一,老子还真看不上你们那两个小钱儿,没想刮你们的地皮儿。” “第二,咱们也没心思管你们将门那些破事儿。” “该是多少就是多少!” “这......”两人不约而同的看了一眼曹老二。心道,你也是将门出身,空饷曹家也没少吃,到底能不能说啊。 曹觉一乐,“说吧,子浩都是自己人,没什么可瞒的。” “诶!”石全海一咬牙,说就说。“回禀殿下,三万!” “靠!” 唐奕直接就骂娘了。 “就三万?” “就三万!” 也就是说,从三衙支度出来五万人的粮饷,一层一层往下扒,到都虞候这一层就剩三万了。 说心里话,这一点唐奕早有预期, 大宋禁军吃空饷,可不是简单的某一个人贪污了多少多少钱。那已经到了组织严明,上下分工,科学管理的先进程度了。 从三司按照在册兵源向兵部三衙调拨粮饷、开支开始,一层一层往下扒皮。上到三衙都指挥使,下到伍长兵头儿,人人有份儿。 从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三司各属、卫尉寺、皇城司、三卫官、各禁军大营,个个分肥。 五万人的粮饷还没出库,就被三司扒了一层,发到三衙手里,就不是五万了。 三衙的头头脑脑扒几层,再往下发,具体到哪个衙门口儿再扒几层,哪个军再扒,从军到厢再扒.... 说白了,到石家兄弟这里,五万就变成了三万。而他们想捞取更大的油水怎么办?只能是缩减实额,留出更多的空额来谋取更大的利益。 比如现在,手里就两万人,却收了三万的饷,多出来的一万,自然就是他们的。 可是,唐奕没想到差这么多,到石全海这儿就剩六成了。 见唐奕脸色越来越不好,石全海急忙解释了起来: “上面刮的太狠,我们也没办法。” “再说,这一万空饷也不是进了我们兄弟的腰包,下面还一堆兄弟得照拂。” “行了行了!”唐奕懒得听他哭穷。“和着就特么三万,老子还得给他贴两万人的饷!?” “殿下!”石全海一听也急了。“手下留情啊!” 和着唐疯子是一口都没打算给他们留,三万的实饷都算到他的帐里去了。 “我们兄弟也不容易,要是没了这空额,可就都得喝西北风了。” “瞅你那点出息!”唐奕没好气的瞪了石全海一眼。“要不怎么说你们石家眼皮子太浅,没啥前途!” “可着大宋地界打听打听,老子亏待过自己人吗?” “额。” 石全海一滞,啥意思?癫王另给好处? 他想不明白,可他弟弟石全安却是比他上道太多了。 唐奕此言一出,瞬间大喜过望,连什么巴望着开溜的心思都扔到脑后去了。 朝唐奕猛一抱拳,“蒙殿下抬爱,我兄弟二人感激涕零!” “哎.....”唐奕眉头一挑,还是对着石全海出气。 “你弟弟是个明白人,比你有出息!” 又看向石全安吩咐道:“把营以上的将校聚拢过来,一会儿我有话说。” 说完,迈着四方步到一边儿等着去了。 这边,石全海让唐奕挤兑的还有点懵,怔怔地看着石全安,“啥意思?癫王把那个空额给咱们补上?” 石全安一翻白眼儿也是服气了,话都说的这么明白了,他这个傻哥哥怎么还听不懂呢? “哥啊,补不补都是另说,殿下这话里最有份量的是‘自己人’这三个字!” “哦...” 石全海点着头,蹦出一句差点没把石全安气死,“他倒挺能说,谁是他的‘自己人’?” 石全安彻底无语,看来这个傻哥哥真是一点都不明白啊! 哥俩被扣下了,自家父亲在京城处境立时尴尬。在这么一个微妙的时期,父亲摇摆不定的当口,唐奕这一句“自己人”的分量有多重?这是明着伸出大腿让你抱。 无奈道:“看看曹潘家王杨四家。三哥总明白这个自己人的差别在哪了吧!?” 说完,再不与这傻哥哥废话,按照唐奕的吩咐,去集合各营将校去了。 石全海自己站在那想了半天.,终于眼睛猛的瞪圆,追着五弟就颠了过去。 “你是说,咱石家也能像曹潘几家一样,富的流油?” ...... ———————— 唐奕远远地看着石全海的背影,和曹觉小声说话,“这个石家老三到底有没有真本事儿啊?看着有点愣。” 曹老二道:“石全海这人脑子是不太好使,可是也正因为如此,比他弟弟实在的多,真论到用兵之术,也不算是庸手。” 唐奕点了点头,“那还不错,留下带那一万青壮,把他弟弟划出来。” 曹觉闻言不觉奇怪,反道歪头看着唐奕玩味一笑: “某些人,口不对心啊....” “什么意思?” 曹老二道:“不是对官家的安排怀恨在心吗?怎么还又贴钱,又尽心的,连‘自己人’的帽子都给石家扣上了?” 这话要是传回京去,石家就算想跑也跑不了了。 “......” 唐奕沉默良久。 “两码事儿!” “切~!”曹觉嗤之以鼻,这家伙还是放不下,却偏要嘴硬。 ...... ———————— 没一会儿,石家兄弟带着一众营将过来。 唐奕也不废话。 “谁管军需?出来一个。” “末将在!”打人群里走出一个中年将校。“末将乃洪武军粮草都尉,暂管五军支度。” “嗯。”唐奕应了一声,直接下令。 “这几天你把这两万实额重新造册,不以五军分之,凡四十岁下的青壮兵卒不分军别,统归一册。” “四十岁上之老弱残兵,亦不分军别,统归另一册。” “这....”粮草都尉一怔,有点为难。 五军变两军?这是私改军制,上面能同意吗? 唐奕却是不管他,继续自顾自说。 “以后,青壮兵卒粮饷按就京师阎王营的标准发放,” “老弱之兵,则原饷不动,不得亏缺!” “.......” 那将官又是一怔,以为自己听错了,这回倒是下意识看向石家兄弟。 青壮按阎王营的标准发饷?特么谁不知道阎王营的饷钱是禁军的三倍。照癫王这个标准,哪来那么多饷钱? “别看他,看我!”唐奕瞪着眼睛,一指脚下。“在这里,老子说了算!” 那军将一缩脖子,石全安也适时谄媚出声:“既然留在了涯州,那以后就都听殿下的,不得抗命!” “末将遵命!” “嗯,下去吧,速办!”石全声色厉敛,说完嘿嘿笑面又对向唐奕。“殿下还有何吩咐?” “把五个军的青壮集中起来编为一军,暂且定名为琊琅军”(亚龙湾也叫琊琅湾) “殿下不可...”石全海又跳出来了。 “别说话,听我说!” 石全海脸色一苦,“可是五军变一军,咱没法管朝廷要饷了啊....” 唐奕心里暗骂,你特么就掉钱眼儿里了! “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圣旨、编制、粮饷,老子自然给你弄的明明白白,让你名正言顺的走马上任。” “好...好吧。”石全海悻悻然点头,心里想什么都让这疯子猜着了。 “那剩下一万的老弱之兵怎么办?也编入琊琅军?” “不!”唐奕直接摇头。“剩余一万老弱之兵暂且把军械、兵甲都收拢上来,留琊琅军备用。” “重新整编之后,暂且....” “暂且就叫‘海南农垦建设兵团’吧!” “啊,啊?农垦?” 石全海又犯愣,一时间连兵团是个啥玩意都忘了和唐奕计较。大叫道:“殿下不会是想让咱手下的兵去给你种地吧?怎么还把刀甲都收上去了?” “对了!”唐奕眼睛一立。“种地老子都闲岁数大!” “那,那殿下你也不能这么弄啊。”石全海一脸的便秘。“那...那空饷你给咱收了,咱还没法和兄弟们交待呢,这又抽了咱一万兵去给你种地......” “那,那一点好处没有,谁还给咱们卖命啊?” 唐奕一翻白眼,这货在钱眼儿里算是出不来了。 实在没心思和他废话,“那个粮草都尉呢?” “末将在!” “以农垦建设军团的名义建一个账册。将来农垦兵团的所有产出,一半上缴三司财政,另一半归自己,随意支出。” 说到这儿,唐奕眯眼看着石全海,“想要钱是吧?” “海南到处是荒山野地,你们有多大本事就开多少荒种多少粮。能得多大的好处,全看你们自己的本事。” “当真!?”石全海俩眼登时冒绿光。 心说,那可是一万人啊,就算老了点儿,可是种地却没问题, 这要是玩了命地开荒,十万亩田也开得出来。海南这地方能种三季水稻,打出来的粮食就算朝廷分走一半,那也比一万空额的数目大得多了。 “当然是真的!”唐奕一点不含糊。“我说过了,从来不亏待自己人!” ...... 转向一众将校。 “从现在开始,往后琊琅军年满四十岁的老兵即改编入农垦建设兵团,保留军籍,粮饷照发,转为农职。” “凡年满四十五岁,且在农垦兵营劳作满五年的,分配一定数量的土地归属个人,发半饷。但每年自营地产出归个人所有,农税只十取其二,一成上缴朝廷,另一成仍归兵团所有。” “凡年满五十岁者,若家中有男丁从军,半饷续发至终老。” “无男丁从军,则收回军籍,农税依旧十取其二,朝廷和兵团各得其一。” “伍长以上,至营尉以下。按官阶大小,另有安排。” “总之,一定让兄弟们过的下去,还过的好!” “.....”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道,好像跟着癫王讨生活,也不赖啊。 ...... ———————— 大宋之前治理冗兵难见其效,早就说过了,无外乎动了太多人的奶酪。 唐奕只能做一个大奶酪出来,去换将门和军队统治阶级现在手里的奶酪。 只不过,人都是现实的,在没见到利益之前,是不会轻易放下手中现有的利益的。 幸好,在涯州唐奕一言之堂,只手遮天。他正好可以借此来把这个奶酪让天下人都看得见,摸得着。 ...... 其实啊,冗兵这个问题,不光大宋有,后世刚刚统一华夏的太祖也遇上过。 几百万军队打下来了江山,换回来了太平。可是,和平时期又用不着那么多军队怎么办? 太祖可比宋朝的皇帝们英明神武得多,兵转农、兵转工。 当兵的还是当兵的,可是却放下了枪炮,拿起了锄头、犁杖。 什么农垦兵团、生产建设兵团,说是军队,却以集体的形势迅速投入到农业生产、国家建设当中去。 这是软着陆,高明得很! 既不会因为太激烈引起动荡,又能快速的把消耗资源的军队变成资源的生产者。 不同的地方在于,后世的兵团产出大多数归国家所有,而大宋则要分出一部分给既得利益。 在唐奕看来,这没什么不可以。而且,这个办法也完全适用于大宋现在的情况,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后世更合适。 其一,五岭之外还处于蛮荒状态,朝廷既掌控不足,又没有精力开发,正适合农垦兵团的大展拳脚。 后世两广地区的千里沃土,别说是大宋现在这点老弱残兵,就是把百万宋军都发配过来,也一点不显山露水,完全消化得了。 其二,粮食在这个时代还是一个国家国力是否强盛的重要指标。让消耗粮食的兵去生产粮食,让花费国家财政的军队去创造财富。这一正一反的变化,不用细算也知道会是什么效果。 其三,大宋实行的募兵制始终还是存在缺陷的。一入军营,终身为卒。看似和后世的职业军人很接近,可是大宋始终不能很好地解决老兵安置的问题。 随着军队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势必造成战斗力渐弱的后果。 通过农垦兵团的逐级筛选,把老兵逐步转化成自耕农,不失一种良策。 ..... 唯一的问题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岭南也有饱和的一天,可开发的土地会越来越少。可那将会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不在唐奕现在考虑的范畴之内。 也许真到那一天,大宋的疆域已经扩张出另一个有待开发的地方呢? 以后的事,谁说的准? ......
页面连接:http://www.xinsanreqi.com/news_0_spost/yyrrnnlt.html

黄桃书屋 泡泡中文网 风语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书神小说网啃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