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范老爷这次是帮了大忙了。 俗话说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范老爷和贾相爷这两块宝贝疙瘩,真是省了唐奕很多的麻烦。 ...... —————— 文彦博还是很“上道”的,范老爷几乎就是明说了,这事儿你来办,那文扒皮还有什么可说的? 堪称肆无忌惮,丧心病狂。 一共就两百来个坑,观澜占了四分之三,几乎所有观澜进士集体回京,一下就把唐奕欠下的人情还了一大半儿。 当然,文扒皮还没意识到,观澜这帮活土匪全回来了,那京城可就热闹了。 ...... 对此朝官们虽有不满,可也是敢怒不敢言。 没去诟病唐奕,却是把文彦博恨上了。 其实,这也是文彦博不太情愿经手此事的原因—— 烫手,着人恨! 谁都知道嘉佑二年的观澜进士在外面放了六年了,是该动一动了。可是,观澜吃肉,总得给大伙儿留口汤吧?这是规矩,是平衡。 哪有一届同窗一百多号人一起回来的?吃相太难看了。 ...... 但是,范老爷开口了,文相公还能说什么?他又敢说什么? 无奈的同时,也真心羡慕唐子浩摊上这么一个“护犊子”的师父,范仲淹这是不顾名声的在给唐奕加码、打基础。 这些观澜进士加以时日,必是唐奕又一大助力,绝对不容小觑。 ...... ———————————— 这事一办完,唐该还的人情还了一大半,该欠着的又有范仲淹挡着,也就不用躲的那么深了。 再说,大宋此时也不容许他继续躲下去,一堆事儿等着他拿主意。 此时文彦博、范镇和司马光等一众朝臣就把他堵在了先帝灵堂。 有些事,必须现在就办! ...... 首先,还是人事任命的问题。 韩琦递了辞奏,先跑了。此事朝廷尚无批复,是准奏,还是定韩瘸子一个擅离职守之罪,全在唐奕一念之间。 再者,王安石也识趣的上了扎子,自请外放。 放是不放,怎么放?也有争议。 ...... 对此唐奕也不推脱,不过他还是很识大体的,先是让人把赵曙和曹太后请来,当着官家与太后的面,方与诸臣议事。 “韩稚圭....先不管他。” 唐奕也不磨叽,官家、太后一到,直入主题。 “暂时没工夫处置。” “不过....” “不代表他不应该处置!” “这....” 文彦博一阵犹豫,“子浩还是...宽待处之吧...” “毕竟...”抬眼瞄了一下唐奕,韩瘸子没少给唐奕使绊子,现在唐奕得势,能有韩琦的好日子才怪。 文彦博当然不是想给韩琦求情,他是怕唐奕一发狠,直接把韩瘸子咔嚓了。 小声道:“毕竟开国百年,没....” “我知道!”唐奕打断文彦博的话。“这个例不会破!” 不杀士大夫,这是底限,唐奕也不敢碰。 横了一眼文彦博,看在他办了件好事儿的份儿上,没说什么重话。 缓和了语气,算是安慰道:“奕不会给官家惹来非议,况且....” “奕也非嗜杀之人!” ...... 文彦博听罢,心终于放下,恭敬一礼,“子浩高义。” 有唐奕这句话,他就放心了。 “那王安石呢?” “王介甫,子浩的意见当如何处置?” “王安石....”唐奕喃喃出声,一时也没了主意。 说实话,这孙子干那个事儿,砍八段都不冤枉。 就算有不杀士大夫这条铁律,唐奕也有一百个理由让这孙子死的干净。 可是,真动了杀心,又有点于心不忍了。 抬眼看向众人,“你们的意见呢?” 文彦博想了想,最后道:“革职为民!” “对!!”下首众臣有文相公开道,登时来了精神,八嘴七舌就议论开了。 “这算轻的,当途之万里,永不归朝!” ...... “依吾之见,当将其罪行昭告天下,为富彦国平反!” ...... “不错,先帝都说,王介甫欲陷皇家与不义。此为忤逆大罪,断不可善了!” 唐奕无语,心说,王介甫啊,王介甫,瞅你这人缘混的!特么刚才说韩琦的事儿,大伙儿也没这么大的反应啊? 他哪知道,观澜系的朝臣就不说了,那道圣旨差点毁了大局,太子党那边也恨不得扒了王安石的皮。 这货算是众叛亲离,把人都得罪光了! ...... 真把王安石一撸到底?真让拗相公从历史上彻底抹去,钉在耻辱柱上? 唐奕有点.... 可是,依这货的性子,留着他,将来很可能还是一个祸害! ....... 不能杀,不想贬,又不可留... 除非... “噗!!!” 想着想着,唐奕突然就笑出了声儿。 暗道,要真这么处理,是不是太损了点儿? ...... 大伙儿都愣了,唐疯子没事儿笑什么? 文彦博一脸的懵逼,“子浩这是...已有定计?” “嗯。”唐奕下意识做答。“你们别管了,王介甫我亲自处理。” ...... “还有一事。”既然唐奕自己处理,文彦博等人也没必要多说什么了。 “据北方来报,辽朝似乎有所异动。” “嗯?”唐奕一拧眉头。“大辽终还是按耐不住了吗?”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否则他也不会把涯州军派到燕云去。 “非也!” 哪成想,文彦博的回答恰恰出乎意料。 “狄青奏报,大辽边军于数日前突然回撤三十里,且有十万骑军掉头北去,折返大定了。” “......” 唐奕一阵默然,这倒真是没想到。 耶律洪基什么意思?借撤军向大宋卖个好心? 他特么有那么好心吗? “急告狄帅,不可掉以轻心!”唐奕越想越不放心。“以防有诈。” 文彦博也道:“我等也做此想,大辽不会轻易放弃这个时机,其中定有奸计!” “算了,以不变应万变吧....” 有涯州军在,唐奕还是很放心的。 “还有别的事儿吗?” 文彦博道:暂无别的要务。 “嗯。”唐奕松了口气。“那都下去了,事逢多事之秋,劳烦诸位了。” ...... —————————— 待朝臣皆走,唐奕这才转向赵曙。 露出一个笑意,“刚刚说的,都懂吗?” 赵曙一怔,下意识看向太后。 只见太后露出一个鼓励的眼神,“这是在考校陛下,你要自己做答。” 赵曙这才朝唐奕开口,“有些听得懂,有些听不懂。” “哦?哪些听得懂?哪些听不懂呢?” 赵曙道:“韩稚圭是奸臣,可是为了安抚忠臣,所以暂时不能对韩稚圭太过严苛,否则难免落下秋后算账的话柄。” 唐奕不动声色,“还有呢?” “嗯....” 赵曙一阵沉吟,胆子也大了起来,朗声道:“燕云之地,乃大宋兴亡所在,同时也是大辽安危的关键。” “所以,南北两朝皆十分重视,如今朕做了皇帝,年幼无知,辽朝皇帝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撤兵只是假象,其中必有谋划。” “只不过,我们还不知道他们耍的什么把戏,镇疆王只能按兵不动,见招拆招。” 唐奕漏出满意的笑容,点了点头。 赵曙从小授帝王之学,分板的还是很有条理的,只不过尚无经验,仍需磨砺。 “陛下说的很对!” “不过....”矮下身子,蹲到赵曙身边。 “首先,做为一国之君,是不能轻易给臣子做评的。特别是忠、奸漏骨之说,更要慎之又慎。” “韩稚圭是奸臣不假,但是这种话陛下不能说。你说了,就失了君德。明白了吗?” 赵曙茫然点着头,“明白了...” “可是...”显然还是没明白。“既然他是奸臣,朕说了实话,为什么就失了君德呢?” 唐奕道:“因为你是皇帝,是万万之上的国主!” “你的话,臣子也好,百姓也罢,必须要听。” “陛下说韩稚圭是奸臣,就等于是判了他的死罪。” 赵曙拧着眉头,“难道他不该死吗?为什么朕判了他的死罪就是失德呢?” 唐奕笑了,“陛下判他死罪不是失德,是本分...” “失德是因为...草率。” “草率....”赵曙显然不懂。 唐奕耐心道:“陛下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圣意,皆可定人生死,决国成败,这就是所谓的金口御言。” “这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责任。” “纵使该死之人,但是从陛下的角度出发,也要慎重至极,不可轻易言出。” “陛下觉得,草定生死是不是不负责呢?是不是失德呢?” “朕明白了。”赵曙恍然大悟。“父皇在位四十余年,连怒骂抱怨也从不说一个死字,就是这个道理吧?” “对。”唐奕看了眼赵祯的灵位。“陛下要学先帝,做个好皇帝。” “好了!”收拾心情。“现在说说,有什么不懂的吧。” 赵曙显然已经放松,不加思索道:“不懂镇疆王为什么不惩治王介甫。” “他欺骗母后,吓唬朕。若不是狄青忠义,燕云就没了。” “且不得人心,人人喊打。” “这种情况下,严加惩治也是顺理成章,为什么镇疆王还是犹豫了呢?” 唐奕闻罢,看着赵曙,“我先问陛下一个问题,再回答陛下可好?” “好。” “陛下说心里话,希望我严惩王安石吗?” “......” “这....”赵曙一阵犹豫,却不敢搭话了。 “没关系,有什么说什么。” “不...不想....” 赵曙低着头,声音很小,“王介甫怎么说也是拥戴于朕....纵有罪责,也是为朕背复的罪....” 只见唐奕笑而不语,其实,赵曙已经自己给了自己答案。 那就是,唐奕不单单要考虑自己还有朝臣这方面,还有很重要的一环需要顾及,那就是他这个官家。 不管他是不是尚未成年,也不管唐奕现在是不是大权在握。 “朕懂了。”赵曙聪明至极一点就透,恭恭敬敬的给唐奕作了个揖。“多谢镇疆王提醒。” “朕日后做事,必要面面俱到,慎言慎行才是。” 唐奕站起身子,“陛下以后不要叫什么镇疆王了,大宋没有镇疆王。” “那...那朕应该叫您什么?” “......” 思索片刻,唐奕喃喃道:“若是不弃,就跟宗麒一样,叫我一声姐夫吧....” ...... 此时此刻,赵曙身后的曹皇后眼角湿润,先帝泉下有知,必可含笑了。 心中默念:“听到了吗?您选了一个最好的辅政之臣!!” 在身后轻推赵曙,“还不快叫?” 赵曙乖巧,立刻应声,“姐夫。” “唉!”唐奕心中暖暖。“咱们是一家人。” ...... ———————— “姐夫!” 出得灵堂,赵曙少年心性,很快就放下多日的胆怯。 “尚有一事不明,需姐夫解惑。” “问吧!” “姐夫到底要怎么处置王安石?” ...... 此一问,连曹太后都竖起了耳朵,等着唐奕的回答。 太后也是好奇,刚刚唐奕自己想着想着可都笑出了声儿。 “噗....” 没想到,唐奕又笑出了声儿。 灵堂庄重,唐奕又往回憋,弄的满脸通红,半天才缓过来。 “我帮陛下分析一下吧。” “王介甫留京不行、罢黜不恰当,杀之又可惜。” “可是这个人有哪些优点呢?” 赵曙细思,“姐夫是说,物尽其用?” “可是....”小皇帝脸色一苦。“现在看来,王介甫除了学问一流,好像没什么长处啊...” “姐夫不会打算让他去观澜教书吧??” “咦!?”唐奕使劲撇着嘴。“他想去,我还怕他误人子弟呢!!” “其实,王安石有长处。” “哪些!?” “执拗、偏激、一根筋!!” “这....”连曹太后都听不下去了。“这也算长处??” “算!!” 唐奕笃定道:“于为人,这是缺点。但是于陛下,于大宋......” “陛下要记住,任何特性都有可用之处。不论是好是坏,只要放对了地方,那就是长处。” “哦?”赵曙来了兴致,这可是宫里的老儒不会教的东西,比之乎者也有意思的多。 “放在何处?” 唐奕也不急答,分析开来。 “首先,执拗、偏激、一根筋,这些毛病放在大宋可能做一个州官都无法造福一方。” “可是,王安石有文采,有学问,勉强可以胜任。” “一但让他入了朝堂,那就不行了,他的偏激和执拗会害了他自己,也害了别人对吧?” 赵曙表情已经拧到了一块儿,“让姐夫这么一说,朕更想不出,把他入在哪里,偏激、执拗会变成长处了。” “陛下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陛下不是大宋的官家,而是大辽的皇帝....” “那您是希望做为对手的大宋,像王安石这样的官员多一点好,还是少一点好呢?” “......” “......” 赵曙和曹太后一阵沉默,有点懂了,又有点没懂。 良久,“姐夫是说....把王介甫放到大辽去?搅得大辽不得安宁,那他的执拗对大宋就有了长处?” “差不多。” “但不是大辽。”耶律洪基也得要王安石这个极品才行啊。 “陛下想啊....”唐奕一脸的坏笑。“如今大宋正在欧罗巴开疆拓土,那里的百姓愚昧无知、水深火热,急需我天朝方化去感召拯救。” “像王介甫这种汉学大家、偏执狂人,正是欧罗巴所需要的啊!” “噗!!!” “噗....” 赵曙和曹太后一起喷了,终于明白唐奕要干什么了。 “你,你要把王介甫发配到欧罗巴去?” 唐奕一摊手,“多好啊,以王相公那拗劲儿,那把死的说活的嘴皮子,那嫉恶如仇的刚正性子,不为大宋培养出几个金发碧眼的新科状元,让他回来,他都不会回来。” “.....” 老太后和小皇帝对视一眼,“噗....”实在没憋住,又乐了。 还是唐疯子损啊,比杀了王安石还不如! ......
页面连接:http://www.xinsanreqi.com/news_0_spost/yyrrcshs.html

黄桃书屋 泡泡中文网 风语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封神小说网封神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