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新的生财之路?” 四人面面相觑,“什么生财之路?” 唐奕一甩手,“先别问了,到时候就知道了。总之,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你们先和下面打好招呼,我去和陛下商量,等新路子通了,再让朝廷推行盐改,这总行了吧?” 主要是西北不能乱,所以,唐奕不得不慎重,不得不妥协,只能先按照“将门的规矩”来了。 “大郎,靠不靠谱啊?”潘丰心里有点画魂。主要是,他想不出在西北还有什么能替代青盐的重利。 唐奕眼睛一眯,“我说,就这么定了!” 潘丰一缩脖子,这位最近脾气大的很,还是别触他的霉头了。 “行了,吃饭吧!”唐奕一阵烦躁。 虽然心里知道军中的那些龌龊,这几家也是身不由己。但是,毕竟不是什么光鲜的事情,为了这种烂事委曲求全,唐奕就跟吃了苍蝇一样咯应。 曹佾递给唐奕一个肉馒头,以他对唐奕的了解,怎会不知道唐奕在憋屈什么。 劝道:“大郎,也别和我们几个生这个闷气。说心里话,下面的那些喝兵血、兵匪难分的烂事,也只是下面。几代人就这么过来的,就算想治,也没招治。” “就是。”潘丰委屈道。“你跟我发火也没用,老子没拿过一个大仔儿的好处。只不过,你不装没看见,下面儿就让你真的什么都看不见了!” 王咸融道:“你要是真有招把这烂瘤子、枯根叉摘了,我们反正是没话说的,一准支持你!” “但是有个前提,不能乱!乱不起,大宋可经不起这折腾。” 唐奕把馒头往桌上一扔,“还特么让不让老子吃饭?” “让让让。”潘丰哄小孩似的又给他捡了一个。“你是爷,是祖宗,行了吧?” 唐奕也意识到自己有点过了。 “我不是冲你们,冲我自己。” 四人一怔,“冲你自己?” 唐奕拿着肉馒头,悠悠道:“其实,打从跟着老师,想干点大事儿那天起,我就在琢磨怎么把大宋的爪子磨利。” “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没个头绪。” 这句话莫名地戳中了几人心中的柔软: 唐奕,不容易...... 曹佾柔声道:“别把自己逼得太紧了,天下的事儿,哪能让你一个人都干了?看开点儿。” “傻小子!”王咸融笑骂道。 “别看老哥比你笨,但是老哥比你看的通透,你终究是一个人,把你累死,也不能把事儿都办全了。” “是啊!”唐奕一叹。 王二哥的话倒是提醒了唐奕,不由想起民学。 民学那帮娃娃已经学了五六年了,有些大点的,也是十六七的大小伙子了,是该把他们放出来给自己搭把手了。 “对了!” 把民学的心思放到一边儿,唐奕看向杨怀玉。 “你那阎王营练的怎么样儿了?” 杨怀玉一耸肩,“还能怎么样儿?这才几天,且得训呢!” “不过,现在比刚入营却是强了不是一星半点儿。” 唐奕点头,那一营都是精兵中的精兵,底子好,早晚能训出来。 “抓点紧,开春儿可能带你们出去遛一圈儿。” 杨怀玉眼前一亮,“去哪儿?” “西北,入辽!” 日! 杨怀玉差点把手里的吃食扔出去。 “又入辽!?” 他现在对入辽有阴影,特别是跟着唐奕入辽。 ...... “你要去干啥?”杨怀玉苦着脸。 祖宗啊,大宋还不够你折腾的啊? 唐奕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老子去开财路,好喂饱你们这帮‘兵爹’!” 呃...... “那为啥是开春啊?再多给我点时间呗?” “要不现在?”唐奕揶揄道。“开春你也快训了半年了,要是还训不出来,回家哄孩子去得了。” “就是!”王咸融也揶揄道。“行不行?不行把那一厢给我。” “美的你!”杨怀玉撇着嘴,谁惦记他那一厢好兵都不行。 唐奕道:“要不是马上就入冬了,我现在就想去西北。” 潘丰附和道:“嗯!你还是早点去吧,把我家那混小子给我拎回来了。” “他娘的,给他稍信儿都不回来,也不知道那破地儿有啥好呆的!” 唐奕尴尬一笑,“呵,帮我办事,要事儿。” 总不能告诉潘丰,那小子现在有美女为抱,乐不思蜀吧? ...... “对了。”潘丰又想起什么。“汝南王府就不管了?” “能不能不提那家人?”曹佾有点恼怒。“一提起那老王八蛋,我就烦。” 潘丰道:“听我说完。” 拦住曹佾,潘丰转向唐奕:“咱们的探子可还没撤,老东西死那天,贾子明去了一回,前天又偷着去了一回,这里面肯定有事儿!” 唐奕一皱眉,“现在不能沾那家人的事儿,大不了盯紧点贾昌朝。” —————— 吃了早饭,大伙儿各办各的事儿去了,唐奕回到小楼,君欣卓与萧巧哥都在。 唐奕摸着躺椅躺下,闭着眼睛对萧巧哥道:“开春我要去大辽,你去吗?” 萧巧哥一愣,“大辽?我怎么去啊?” 他说带她出去散心,不会就是去大辽吧?从那儿跑出来的,她怎么敢回去? “放心吧,去云州,没事儿。” “薇其格在云州?” “嗯。” “那我去。” 唐奕点头,没说话,慢慢地开始享受久违的闲暇。 让潘越去云州见薇其格,为的正是当初唐奕设想的那条“新丝绸之路”,他现在急需一条大宋到西域的通道。 按说,这条通道对大宋来说,并没有唐时那般重要。因为大宋海贸昌盛,大食、黑汗的玛瑙、琉璃等商货走海路,比陆路还要便捷。 但是,有一样东西,却是非路陆路不可。 铬铁矿! 之前,唐奕把白银之中掺入铬铁,制出了银圆。这不但可以一解大宋铜荒的窘境,而且还有大概三成左右的暴利。 但是,至今这还只是个设想,未能实施,是因为朝廷和唐奕都遇到一个十分尴尬的问题,就是在大宋境内,没找到有价值的铬铁矿脉。 也不是没有,但是,以大宋的开采水平只能找明矿,也就是露天矿脉。 这就难了,唐奕找到的那条铬铁矿脉虽是露天,但储量太小,而且在川蜀之地,交通运输极为不便,基本没有开采的价值。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手伸向境外。 ......
页面连接:http://www.xinsanreqi.com/news_0_spost/yyrotrsh.html

黄桃书屋 泡泡中文网 风语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百书楼狒狒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